迄今为止,国产汽车逆向开发最成功的是哪一款产品?

所谓的汽车逆向开发并不是简单的外形借鉴,题主所谓的昌河Q7逆向路虎揽胜是不准确的,实质上北汽昌河Q7这款车跟路虎揽胜除了外形之外,其余没有半毛钱关系。而真正的逆向研发,最成功的当属国产SUV销量前三甲,哈弗H6,长安CS75PLUS,吉利博越。高明的逆向是仿技术,低端的逆向就是抄外形。

图为车身逆向扫描建模

国产车热衷逆向日韩系车

长城酷熊和丰田bb对比,长城酷熊和丰田bb对比哪个好

我们都知道,日系车是出了名的成本控制严格,对待技术相当的保守。所以日系车皮实耐用,不出毛病,但是感觉不怎么上档次,尤其是底盘的驾驶质感,当然这里指的是普遍的日系车,高端日系车和马自达不在讨论范围内。比如日系车的门框都是使用焊接门框,简而言之就是门框和门体是焊接成的,而德系和美系都是使用一体冲压门框。虽然说这两者在安全性上没有本质区别,但日系车成本控制的锱铢必究可见一斑。另外一个就是,日系车的中控屏幕普遍采用的都是低分辨率,非全贴合的屏幕,就像5年前的手机屏幕一样,虽然说功能不受影响,但感官上实在是太掉价。

日系车的理念就是能省则省,只要不影响功能就可以。而对于国产车而言,如果像美系或者德系车那样的理念造车(现在的德系也开始学日系车),成本肯定降不下来,而且由于新材料和新结构应用的太多,很可能质量不稳定。所以,国产车都是选择以日系车为逆向,以一辆日系车为基础,通过增大轴距,改改外观,内饰稳稳的逆向,一方面保证了成本不会太高,另外一方面成熟的结构设计也能一定程度保证质量。但如果我们去除车辆的外皮,查看它的内在结构设计时,就会发现很多国产的逆向的是日系车。

哈弗H6逆向本田CRV

第一代哈弗H6就是逆向本田的CRV,连内部档把的位置都是一样的。后来对着H6的发展,哈弗在原有的平台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但底盘依旧摆脱不了CRV的影子。

吉利博越/长安CS75PLUS逆向丰田RAV4

吉利博越和长安CS75都是采用的上一代丰田RAV4的底盘,在其基础上进行轴距的加长,衍生出各自的造型。但对比其底盘,可以发现依旧是丰田RAV4的那一套东西。

但是我们也不必要以为的抨击国产车,在车辆研发过程中,借鉴竞争对手的优良设计时常有的事情,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国产车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如此迅猛,离不开对于成熟结构的借鉴。但一味的借鉴而不知道改进必然会陷入死胡同,所以借鉴他人的设计只是第一步,后续能否建立自身的开发平台才是关键,这才是国产车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迄今为止,国产汽车逆向研发最成功的是哪一款?

长城哈佛H6

逆向研发优点

所谓的逆向研发,就是对一个成熟的车型进行拆车,三维建模,修改,确定最终数据,然后开模。

逆向研发可以缩短汽车开发周期,如需要3~5年的正向开发。逆向研发只需要一年就可以。

包括日本的丰田本田。在开始起家的时候,也是逆向研发起家。国产汽车刚开始也都是逆向研发。比如说吉利帝豪和比亚迪f3等等,很多国产车都会对国产的花冠进行逆向研发。花冠也就是卡罗拉,作为市场上成熟的车型,是最适合逆向研发的。

逆向研发缺点

虽然将车子进行拆件之后。所有的件都可以进行3d建模,并且制造出来。汽车部件所用材料的混合比例。也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获得。

但是,在部件装配的时候,有一些需要是热加工装配,有些是需要低温装配。在系统的各部件匹配上也容易出现问题。

另外逆向研发还容易吃到官司。比如陆风和路虎之间的官司,奇瑞和通用之间的官司。

陆风X7 路虎极光

奇瑞QQ 雪佛兰乐驰

比亚迪F3 花冠

长安悦翔 马自达3

众泰的皮尺部就不值得一说

逆向研发可以作为发家起步的手段,但是不能作为长久发展的道路。

虽然在起步阶段,国产车都或多或少的有逆向研发的经历。但是现在不管是奇瑞,还是长安的蓝鲸动力,比亚迪的晓云。国产车的正向连发道路是越走越长。投入的资金也是越来越多。

相信未来的国际市场上,一定有国产车的一席位置。

我觉得国产车里逆向研发最成功的是哈弗的 5和6 哈佛h6怎样我就不说了 我对那车不感兴趣也不是特别了解 只清楚是逆向自本田CRV的底盘 销量很高其他的就不是很了解了 说说哈弗h5吧(我只能说我知道和了解的) 该车是哈弗cuv和哈佛h3的应该是改进版吧 是仿制五十铃在北美销售的一款车型五十铃axiom

那车据说是五十铃在北美用来和汉兰达对标的 但是由于两车底盘设计理念完全不同 一个造型底盘都注重城市化 一个虽然有城市化的外观但底盘还是越野车的底盘 所以注定了axiom这车的驾驶感受和受众群体不会比汉兰达强 而最后这车也确实没干过汉兰达然后就停产了 而那车的造型用现在的眼光看虽然不符合现代潮流 不过也并不难看 有人说这车的前脸造型有点像蒙面的忍者

虽然这车停产了 但是cuv h3 h5

哈佛cuv

哈佛h3

哈弗h5

哈佛h5欧风

的诞生让它以另一种方式在中国复活 并进入中国市场了 由于h3 h5是和五十铃axiom用同一个越野底盘所以在这些年国内的越野圈里哈佛h5一直有着不错的越野性能 品质和口碑 虽然动力配置和如今的主流硬派越野车比已经有些孱弱了 但是胜在发动机技术成熟 皮实 没有大毛病 而且高配车型后桥有个伊顿式差速锁因此在应付一些有难度的越野路况时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h5的价格也很亲民 因此在国产硬派越野车中销量也很可观 还出口过其他国家 而国内也有过一个越野玩家开着自己的h5走陆路去环球旅行 而很多国内越野爱好者们称h5是 国产硬派越野车中的经典之作 国产越野老兵 国产越野神车等 由此可见这车的口碑和实力了(说一个我个人认为是一个缺点的地方 这车的后备箱尾门的开口有点太小了 我看的那车虽然是h3不是h5 但俩车的很多方面基本一样 所以h3有的缺点h5应该也有)

问题问的含蓄,逆向研发,其实就是山寨。完全可以直白点问中国最成功的山寨车有哪些。

一,哈弗H6。

长城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山寨史。

哈弗的得名来自一部叫长城哈弗的车,它山寨的就是丰田大名鼎鼎的Hilux surf,也就是如今在北美大杀四方无敌手的丰田4runner的前身,基本上哈弗是长城的翻身之作,而且surf的名字也顺了过来。

还有哈弗的胞兄赛影,山寨的是老款奇骏。

长城酷熊山寨丰田scion xb。

H1的前身M4山寨丰田IST。

H2山寨福特翼虎。

H5的前身,也是曾经的长城顶梁柱H3山寨五十铃AXIOM。

H6山寨本田crv。

我来分享一下,毫无疑问逆向开发是国内自主品牌起步阶段最主要的开发手段,可以大幅度节省时间和费用,降低开发风险。其中最成功的车型我觉得有以下两款:

长城几乎是靠哈弗H6一个爆款车型开始强势崛起的,销量霸榜多年,是最成功的国产SUV。

H6其实是逆向本田CRV开发的,其逆向的主要是开发难度较高的底盘和整车架构。

在外观方面长城H6是全新设计的,动力系统方面也采用了自己的发动机(逆向本田的发动机难度太大,基本不可行)。其实,这应该算是比较高水平的借鉴,因为底盘专利很容易规避(由于汽车公司技术保密,底盘的核心技术信息是不会写在专利里面的)。因此,本田告H6侵权的时候还是有难度的,其主要起诉的反而是本田在2007年研发并获得的两项专利"车辆后部车门结构"和"车辆装饰物安装结构"侵权。而且也没有赢。

比亚迪也是依靠一个爆款F3车型开始崛起的,F3高峰时期经常月销超过3万,占据轿车销量排行榜首,名副其实的神车。

比亚迪F3是逆向丰田花冠(现在叫卡罗拉)车型开发的,而且早期F3基本上是外观和花冠也是高度相似,很多人买F3以后直接改制一个丰田标,毫无违和感。

动力系统方面,F3最早采用了成熟的三菱发动机,后期版本引入了自己开发的1.5L自吸发动机。

比亚迪在专利规避方面应该是高手,其实丰田甚至都没敢起诉比亚迪F3侵权。

比亚迪当时还逆向了本田雅阁,也就是F6,不过没有F3那么成功。

自主品牌在起步阶段借鉴国外成熟的产品其实无可厚非,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日本人,韩国人甚至德国人在工业起步阶段也都是这么做的,逆向开发不丢人!

长城的酷熊怎么停产了?

换壳的丰田BB。一方面技术较老旧可能被淘汰了。另一方面违背了长城一心一意发展SUV的大方向。这台车在国内的市场表现并不好,国内消费者对于这种Kcar接受程度不高,最终导致了停产

在中国推出加大号儿的k-car尺寸大于面包车会受欢迎吗?

其实加大号就是宝骏730.大通G50.传棋GM6.(中端)五菱宏光S.S1.长安欧诺.欧尚.金杯等(低端),其实都走入中低端误区了,我们真的该走这类车精品化,定制化,如大众迈特威,丰田阿尔法,三菱得利卡等。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厂家应该改变产品结构。这次上汽通用五菱这两月销量真的大降,别克GL8超越五菱宏光就说明问题。

品质和精致的前提下用性价比来提升市场占有率,不要象某些车,粗制滥造小毛病不断还一用就锈。小车用于城市代步小家庭使用是很不错,象日本本土的本田大发铃木等等都有很好的微型车,价格是非常重要的。

你说的大号的K-car不就是咱们的现在微面吗?

早期进入中国的平头微面如昌河(原型铃木)、五菱(逆向三菱)、天津华利(原型大发)、长安(原型铃木)的外形尺寸都是符合K-car标准(除了排量)的微面。同期的哈飞则是对铃木的原型进行了加长,超过了K-car的尺寸。后期凸头微面开始取代平头微面,第一款凸头微面是长安之星,也是符合K-car标准的。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后,凸头微面全面取代了平头微面,尺寸上为了迎合中国人大空间的需求,从单纯加长到加宽,逐渐形成了以五菱之光、荣光这两个尺寸为代表的微面产品,如长安之星系列、金杯小海狮、东风小康、北汽威旺等主力品牌。发动机也从当年的三缸、小四缸的0.8、1.0、1.1发展到现在的1.0、1.2、1.3、1.5。配置上虽然比不了日本的K-car,诸如自动挡、气囊、EBD、ESP、轿车悬挂这些高级配置还没有,多变的组合座椅和巧妙的空间设计更没有,但是空调、倒车雷达、助力转向、ABS已经出现在部分品牌的选装目录里,设计也有了进步,脱离了之前的原型和仿造的痕迹。舒适性比原来的微面已经有了明显提升。

在此基础上,从五菱宏光开始,各厂家又推出了所谓的紧凑级MPV。与传统微面相比,发动机前移,车头加长,车身加宽,安全性大大提高的同时,舒适性配置更是向乘用车看齐。但是骨子里就是升级的微面。

所以说,中国已经推出了加大号的K-car,包括现在的微面和微面级的MPV。市场证明,中国人对微面的家庭代步车属性的需求几乎为0,微面的属性就是商用车。而中国人对加大号K-car的MPV表现出完全的认可,这是中国人消费升级的表现。但是中国人的消费升级得也是真的够快,现在这种MPV的销售已经明显下滑,并向商用车用途转变。用不了几年,这种MPV的市场就会消失殆尽。消费者的家用车还是会选择纯粹的乘用车,如轿车、SUV、中型MPV、旅行车,以及带有乘用车属性的皮卡等产品。

我个人觉得很好,目前好多退休人员和部分家庭喜欢玩床车旅行。主要是房车太贵,平时又用不着。国内可以把五菱等面包车的舒适性和安全配置提高点,后排座椅能够在乘坐、卡座和双人床之间自由组合就会有市场,做到一车多用,这样就符合普通国人的消费水平。